GEO營銷:AI時代品牌如何“潛入”答案?
在傳統(tǒng)搜索引擎時代,SEO(搜索引擎優(yōu)化)的重點是爭奪排名——讓網站在搜索結果中盡可能靠前。但在生成式AI時代,規(guī)則變了。
當用戶向ChatGPT、DeepSeek、豆包等AI提問時,它們不會直接列出10條鏈接,而是生成一段包含答案的文本。如果你的品牌信息沒有被AI“選中”并寫入答案,即使你的官網排名D一,也可能完全不被提及。
這就是GEO(生成式引擎優(yōu)化)的戰(zhàn)場——不是競爭排名,而是競爭“被AI引用”。
一、AI搜索的現狀:贏家通吃,流量高度集中
目前國內AI搜索平臺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網頁端:DeepSeek(4.94億月訪問量)占據一定優(yōu)勢,加上文心一言、通義千問,前san名壟斷80%流量。
移動端:夸克(1.5億月活)領跑,豆包(1億月活)、DeepSeek(7700萬月活)緊隨其后。
這意味著,企業(yè)做GEO營銷,必須優(yōu)先適配這些主流AI平臺的內容抓取邏輯。
二、GEO的He心邏輯:如何讓AI“主動推薦”你?
傳統(tǒng)SEO依賴關鍵詞密度和外鏈數量,而GEO的關鍵在于:
成為AI的“可信數據源”
AI傾向于引用權wei、結構化、高可信度的內容。
企業(yè)可以通過白皮書、行業(yè)報告、實測數據等方式,讓AI更愿意引用你的信息。
適配多模態(tài)輸出
不同AI平臺偏好不同格式:有的擅長解析長文,有的偏好短視頻摘要。
企業(yè)需要準備圖文、視頻、數據圖表等多種形式,提高被引用的概率。
搶占長尾問題
直接競爭“手機哪個牌子好”很難,但可以針對“2024拍照手機夜間模式對比”這類具體問題優(yōu)化內容。
AI在回答細分問題時,更容易精細引用你的內容。
三、GEO的四大落地策略
1. 內容結構化:讓AI“看得懂”
避免大段文字,改用清晰的標題、列表、QA對(如“問:如何選XX?答:3個關鍵指標是…”)。
技術文檔可以改寫成“問題-數據-結論”的格式,方便AI提取關鍵信息。
2. 關鍵詞優(yōu)化:預測用戶的提問方式
不僅關注“He心詞”(如“電動汽車”),更要研究用戶實際提問句式(如“20萬以內續(xù)航較長的電動車”)。
工具:可使用AI對話記錄、(知乎、百度知道)挖掘真實提問。
3. 提升內容可信度
權wei背書:引用行業(yè)報告、專jia觀點、第3方評測(如“XX機構測試顯示…”)。
數據支撐:提供具體數字(如“實測續(xù)航510km,比行業(yè)平均高15%”),AI更傾向于引用。
4. 多平臺適配分發(fā)
DeepSeek/文心一言:偏好深度解析、數據支撐的長文。
夸克/豆包:更適應對話式、短平快的內容。
抖音/快手AI:短視頻摘要、對比評測更易被抓取。
四、GEO的未來:從“優(yōu)化”到“基礎設施”
隨著AI搜索滲透率提升,GEO可能成為企業(yè)的重點數字資產之一。未來,品牌不只要優(yōu)化官網,還要:
建立專屬知識庫,供AI直接調用;
與AI平臺合作,成為官方推薦數據源;
實時優(yōu)化內容,適應AI算法的迭代。
誰先布局GEO,誰就能在AI時代“壟斷答案”。 你的品牌,準備好被AI“主動推薦”了嗎?
文章來源:改編自珍島T云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