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膜的定義為:內徑4~25毫米,在無紡布、塑料、陶瓷或不銹鋼等支撐體流延而成的,外型為圓柱體或類圓柱體的膜。4-25毫米的內徑為管式膜提供了更大的納污空間,因此允許更高懸浮物的液體進入。管式膜可以對更高濃度的固液混合物進行分離,并且無需預處理。傳統(tǒng)固液分離采用的設備是沉淀池。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重力沉降作用。在沉淀池中,懸浮雜質顆粒的向下沉淀速度如果大于水流向上流動的速度,或者顆粒在沉淀池中的沉淀時間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時間,那么這些顆粒就能與水流分離。沉淀池需要足夠的水力停留時間來保證固液分離的效果,因此沉淀池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積、產水水質往往不夠理想、并且會隨著進水水質的變化而產生波動。食品飲料行業(yè)中,管式膜常用于果汁澄清、牛奶除菌以及啤酒過濾等環(huán)節(jié),提升產品品質與保質期。山西TUF管式膜CPVC
不斷濃縮的污泥,達到設置的污泥濃度時,定時進行排放以控制進入管式膜的污泥濃度,確保穩(wěn)定的產水通量。定期用膜產水或自來水進行正向沖洗,也可以維持管式膜系統(tǒng)的產水通量,當通量降到設定的清洗通量區(qū)間時,采用化學藥劑進行循環(huán)和浸泡清洗,直至恢復好通量再啟動膜系統(tǒng)過濾。產水收集池的水經過加酸調節(jié)pH到6-8左右之后送入RO膜系統(tǒng)進行純化和回用,同時考慮到膜在氧化劑化學清洗后,有一定的氧化性物質殘留,需要設置還原藥劑加藥系統(tǒng),在進入到后段脫鹽膜系統(tǒng)前要確保氧化性物質得到徹底的還原。河南固液分離管式膜CPVC管式膜通常是由聚合物、陶瓷等材料制成的中空管狀膜元件,內徑一般在 4-25mm 之間,長度在 0.3-6m 之間。
管式膜和中空纖維膜的區(qū)別:優(yōu)缺點比較。管式膜的缺點:管式膜系統(tǒng)通常由多個具有外部或內部孔隙的管狀膜元件組成。相較于中空纖維膜,管式膜體積大、占地面積較大。初期投資和維護成本較高,尤其是對于高性能膜。中空纖維膜的缺點:中空纖維膜是一種具有中空纖維結構的膜元件,液體從外部進入纖維的外層,經過膜的表面過濾,然后分子較小的物質通過膜孔進入纖維的內部。由于纖維較為細小,容易發(fā)生堵塞或破損。對高溫和強腐蝕性液體的適應性較差,通常需要適用材料處理。在大流量應用中可能存在流量限制,特別是當纖維數量較少時。
在廢水處理和回用的實際應用中,DF膜系統(tǒng)有著其不一般的優(yōu)勢:完全不用擔心金屬沉淀物和少量的有機物對膜的污染。常規(guī)使用時,由于DF膜能接受2~5%的酸堿氧化劑的浸泡可以對金屬沉淀物和有機物污染進行有效地化學清洗。清洗后的膜系統(tǒng)即可恢復比較好的原始通量,膜系統(tǒng)不會隨著多次運行和清洗而減少產水通量。DF膜采用PVDF的膜材質擁有3~9年的使用壽命。如果遵循規(guī)范操作使用期將更長。在國內DF膜系統(tǒng)使用壽命在5年以上的已有幾十期案例,最長使用壽命為9.5年。電子芯片制造過程的超純水制備,管式膜的高精度過濾性能確保了水中微顆粒與金屬離子被有效去除。
膜產品的組成特點:將這樣的濾芯按不同的數量有次序地組合在一起分別裝入4英寸,6英寸8英寸不同直徑的PVC膜殼里面,DF的管式膜就形成了。使用這種類型的微濾膜可以高效的去除廢水中的懸浮固體污染物。膜管的流道大減少了進膜的阻力。在單支膜阻力損只有1-2米的條件下DF單列膜系統(tǒng)能串聯18支膜元件,這不僅使單列膜的產水量大同時又減少了噸水制備的能耗。DF膜系統(tǒng)處理裝置主要由循環(huán)泵、DF膜及膜架、清洗泵、清洗箱、相關控制閥門及匹配管道組成。濃縮池里的廢水通過循環(huán)泵進入DF膜系統(tǒng),經過膜系統(tǒng)過濾之后完成固液分離。管式膜與超濾、反滲透等其他膜分離技術的集成工藝,拓展了其在復雜物料分離中的應用范圍。河南進口管式膜CPVC
管式膜需要根據廢水水質特征進行有效的預處理方式,可以作為納濾、反滲透、蒸發(fā)器等設備的推薦推薦工藝。山西TUF管式膜CPVC
重金屬廢水處理的工藝特點:一般處理工藝為預處理+DF系統(tǒng)+反滲透系統(tǒng)。反應池停留時間為20-45分鐘,主要進行PH值調節(jié)及混凝。經過PH調節(jié)及混凝后,絕大部分的重金屬離子、非溶解性的有機物及懸浮顆粒物都形成沉淀,利用DF膜高效的固液分離性能,將重金屬沉淀及有機物進行有效截留,保障反滲透膜的進水水質。整個系統(tǒng)廢水回收率達到60%-75%。整套工藝占地小,只有常規(guī)工藝用地的1/3-1/2,混凝藥劑的使用量只有傳統(tǒng)沉淀工藝的1/2。整套工藝不用加入PAM,減少對水質及后段反滲透的影響。山西TUF管式膜CPVC